首页

美脚导航

时间:2025-05-23 21:59:49 作者:塞尔维亚商会驻中国代表处主任:中国是首选合作对象 浏览量:49331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请问合浦至湛江高铁规划得怎么样了,有什么实际性的进展了吗,传闻年年开工都没有动工迹象,究竟什么时候动工啊?”日前,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询问合湛高铁进展时如是说,急切之情溢于言表。

  对此,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4月18日回复称,合浦至湛江铁路项目已列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是自治区“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力争年内开工。

合湛高铁示意图。图/《广西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 图/湛江市人民政府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到,据了解,广东省湛江市对线路方案有不同意见,湛江市政府要求设计单位做三个专题方案并经市政府研究报经广东省政府同意后才同意召开环评公示布置会,影响环评公示。生态环境部批复环评预计需到2024年7月30日。

  合浦至湛江高速铁路(以下简称“合湛高铁”),位于北部湾腹地,连接广西和广东交界的南部沿海地区北海市(合浦县)和湛江市,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包(银)海通道和沿海通道的重要部分,已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广东和广西此前都已经明确:合湛高铁2024年开工。但环评公示受到影响,意味着合湛高铁年内能否开工建设仍具有不确定性。  

  当然,好的一面是,这条谋划10余年的铁路通道,渐行渐近了。

  几经坎坷

  合湛高铁的前身是2011年4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合浦至湛江铁路项目,至今已经获批14年,经过不断的优化发展,线路标准多次调整,而今成为高规格的高速铁路,可谓几经坎坷。

  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11年4月,国家发改委就已批复合浦至湛江铁路项目建设书,并于2015年4月按200公里/小时速度标准批复合湛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原中国铁路总公司以及广西、广东两地政府也于2015年8月联合批复项目初步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铁路还曾至少两度举行开工仪式。2015年4月,国家发改委批复《新建合浦至湛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12月合湛铁路广西段开工仪式在合浦县举行。

  2016年1月15日,原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合浦至湛江铁路调整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评审会,项目拟由200公里/小时客货共线调整为250公里/小时的客运专线;同年12月,合湛铁路广东段开工仪式在湛江市遂溪县举行。《湛江日报》当时报道称,至此,合湛铁路广东、广西两段均已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底建成通车。

湛江城市建筑。图/图虫创意

  然而,让各界期待的建成通车并没有如期到来,甚至一直没有实质性动工,这也成为不少当地人的心结。究其原因,项目设计技术标准的调整是其中关键。

  2018年5月,根据国家将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情况,广东、广西两省区发改委联合行文原中国铁路总公司,请求按照350公里/小时技术标准建设合湛铁路。

  2019年,原中国铁路总公司又组织召开了新建合浦至湛江铁路调整可行性研究评审会,进一步将设计标准提升为350公里/小时的客运专线。同年,新建铁路合浦到湛江线社会稳定风险分析项目公示,两地政府多次提到加快推进合湛高铁的建设,但一直没有实质性动工。

  对于合湛高铁的建设进度问题,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黄一宁曾公开表示,关键是方案在不断调整。“刚开始只是条普通铁路,后面变成时速200公里的高速铁路,到后来又调整到时速250公里。现在,我们正在按最新方案时速350公里紧锣密鼓推进。”他说。

  与此同时,针对当地政协委员《关于加快建设合湛铁路的建议》,2019年9月,北海市交通运输局的答复提到,项目至今未实际动工建设的主要原因是广东、广西两省区根据周边铁路网发展格局的变化对项目设计技术标准进行了多次调整,这对项目线路走向、征地面积、环境评价、投资额度等均造成重大影响,需要进行重新论证和重新报国家发改委审批,花费了一定时间。

  此后几年间,合湛高铁频繁地出现在当地各种文件和会议上,相关项目也接连被纳入广西、广东和北海、湛江重大项目名单,甚至不时传出开工建设的消息,合浦县和湛江市还分别发布了土地征收(收回)预公告,但一直都没有实质性进展。

  2023年,可以说是合湛高铁规划建设的重要时间节点。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回复,2023年5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合湛铁路调整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9月,国铁集团审查初步设计文件,正在开展初步设计修编工作。

  环境影响评价层面,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表示,2024年4月3日,国铁集团组织召开评审会,目前设计院已根据专家意见完善环评报告。其中提到前文所述的“广东省湛江市对线路方案有不同意见”、“生态环境部批复环评预计需到2024年7月30日”等内容。

  关于下一步工作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表示将加大汇报衔接力度,推动项目环评尽快获批,并协调国铁集团尽快开展项目初步设计审批、施工图审查、施工招标等工作,力争年内开工。

  据了解,在广西、广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到今年开工建设合湛高铁。但从目前的进度来看,“卡”在环评环节的合湛高铁,距离正式开工还有大量的工作和程序要完成,要想实现“年内开工”可能需要更多努力。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杨浩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环评是项目开工建设前非常重要的环节,“假如环评不通过,高铁就无法开建”。据他介绍,环评获批之后,还需要走诸多程序,然后才能够正式开工。至于周期有多长,杨浩表示,“这要看工作怎么做,与各方的努力有关系。”

  北海、湛江新机遇?

  根据北海市政府2023年6月公布的《新建合浦至湛江铁路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合浦至湛江铁路线路自合浦站引出,向东经铁山港湾、白沙镇、山口镇、青平镇、横山镇、遂溪县引入湛江西站,新建正线长约141.7公里,同步建设北海联络线、湛江北至湛江西联络线等共计约33.3公里;正线数目为双线,最高时速350公里/小时;建设工期4年。

  而随着标准不断提升,合湛高铁定位也越来越高。合湛高铁于2019年纳入《国家高速铁路网规划》“包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再之后,合湛高铁纳入国家《“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定位为上海经宁波至合浦沿海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两大国家高速铁路重要通道的组成部分,不少当地人对合湛高铁的开工建设抱有很大期待。

北海海岸与码头风光。图/图虫创意

  黄一宁此前提到,合湛铁路不仅北海、湛江人期盼,南宁人也盼望。他说,“现在从南宁去湛江,坐火车还是普速列车,需要六个多小时,而且车次少,确实不方便。”

  此外,据了解,目前北海人前往广州,只能乘坐动车,耗时将近6个小时;去深圳连直达的动车都没有,只能先去广州再换乘城铁,或者先转道南宁。而北海去湛江则没有直达的火车,只能乘坐大巴,耗时3个小时左右。

  据预测,合湛高铁建成开通后,从北海到湛江只需30分钟左右,到广州仅2.5小时;而从南宁到湛江只需约2小时。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将极大地缩短广西与广东沿海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两省区间的人员往来、资源互补、产业协作、文化交流。

  相关规划也提到,合湛高铁对扩充广东、广西沿海铁路运输能力,优化和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北部湾城市群和粤西、海南地区的经济互补和协调发展,承接珠三角产业西移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杨浩指出,高铁连通以后,两个城市之间的人流、物流联系,将变得更加紧密和便捷,各方面的建设需求、发展需求也会被带动起来,“如果产业布局各方面做得好的话,对两地的发展肯定有很大帮助”。

  作为这条高铁路线的节点城市,北海和湛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合湛高铁的起点北海,位于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处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域的中心位置,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组成城市,2023年GDP为1750.91亿元。

  合湛高铁的终点湛江,位于中国大陆南端,东临南海,西濒北部湾,北接茂名,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相望,是粤西和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也是广东规划建设的省域副中心城市,2023年GDP达到3793.59亿元。

  广东社科院经济学研究员丁力向中国新闻周刊提到,历史上北海和湛江区域发展关联带动比较密切,但近年来交通上的不便让两地的关联度不高。

  丁力说,湛江目前被赋予了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相关的资源、项目都会进一步集聚,湛江作为北部湾和广东粤西地区的中心城市,会给相邻地区带来一些辐射和带动。合湛高铁修通以后,湛江作为中国大陆最南端重要的枢纽和交通节点的价值,会慢慢地体现出来。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研究员牛凤瑞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北海和湛江两个城市虽然现在的规模都不大,但都是北部湾沿海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高铁贯通对这两座城市的发展肯定是一个利好。

  湛江曾经是广东第二大城市,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渐渐被省内兄弟城市超越。2023年,湛江的GDP排在广东第九位。在这一点,北海和湛江堪称“难兄难弟”。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北海曾与其他沿海城市站在改革开放的同一起跑线上。但20世纪90年代,因房地产泡沫化的打击,北海逐渐失去了曾经的光芒。2023年,北海的GDP排在广西第七位。

  分析认为,合湛铁路有助于北海落实“东融”的发展战略,让北海在北部湾城市群中的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北海与湛江虽分属两省,但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合作空间巨大,实现高铁连通对于两地来说可能都是新的机遇。

  牛凤瑞提到,北海和湛江土地空间和生产空间都比较丰富,未来承接珠三角或者大湾区的产业外溢具有一定优势,合湛高铁将打通北海乃至广西向东与大湾区的交通通道,对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交流,以及区域经济协作和产业协同等都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孙晓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时代新篇作出更大贡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举行激励海外中华儿女同心奋进

江瀚说,希望以盒马为代表的中国新零售业态可以真正在与老牌零售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玩法,真正推动零售产业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

染发剂直播间里的套路:周年庆天天见,“植物染”有效成分存疑

二是深入开展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110亿元,引导各地以县乡村商业网络体系和农村物流配送为重点,加快补齐农村商业设施短板,改造升级商贸基础设施,增强农村产品“上行”动能,促进农村消费与农民收入双提升。

财政部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

本次主题展为期1个月,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展览以邹韬奋人生经历为线索,分为“实现理想的开端”“花匠·花园·园主”“国难·团结·抗战”“投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四部分,讲述在新闻出版界初出茅庐的邹韬奋如何在职教社同仁的引领下启迪民智、躬身一线,推广职业教育,并在民族危亡之际,团结爱国知识分子,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以笔为枪,奋力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广东结束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维持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结束了在宁夏固原市隆德县长达一个半月的“候鸟式”养老,不久前刚回到西安市的64岁退休老人代英,已经开始期待明年夏天的“旅行”了。

相关资讯
人民日报评论员: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婚姻登记作为夫妻关系合法化的重要载体,兼具确认人身和财产关系的双重属性,与民生息息相关。冒用妇女身份信息进行婚姻登记,不仅影响正常的婚姻登记秩序,而且侵犯被冒名者的姓名权、个人信息等人格权益。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妥善处理以冒名顶替或者弄虚作假的方式办理婚姻登记问题的指导意见》规定,人民检察院办理当事人冒名顶替或者弄虚作假婚姻登记类行政诉讼监督案件,应当依法开展调查核实,认为人民法院生效行政裁判确有错误的,应当依法提出监督纠正意见。可以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发现相关个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线索、监督立案查处。人民检察院根据调查核实认定情况、监督情况,认为婚姻登记存在错误应当撤销的,应当及时向民政部门发送检察建议书。实践中,被冒名顶替办理婚姻登记的妇女提起的行政诉讼往往因为超过起诉期限被法院不予立案或者驳回起诉,当事人通过诉讼途径无法实现正当诉求,检察机关办理冒名婚姻登记行政诉讼监督案件,应当结合具体案情认定是否超过起诉期限。确实超过起诉期限的,检察机关应当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婚姻登记机关撤销错误的婚姻登记,使行政争议、民事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热门资讯